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圈椅 > 圈椅知识  > 恭王府黄花梨寿字纹圈椅

恭王府黄花梨寿字纹圈椅

    2017-02-23 11:56:10  来源:檀明宫  编辑:檀明宫  点击数:

 一. 传承有序

1944年:由利奥诺拉.利希诺侯爵主人和艾琳.希尔利兹夫人收藏。 

1944年:由古斯塔夫?艾克收入《中国花梨家具图考》。后归古斯塔夫?艾克收藏。 

1972年:由安思远先生收入《中国家具明清式样》一书。 

1982年:在夏威夷为纪念艾克逝世十周年举办的中国家具展上展出。

1981年:陈增弼撰文介绍这件圈椅。 

2006年:艾克夫人曾佑和教授捐献给北京恭王府。

2.png

二. 藏品介绍

黄花梨寿字纹圈椅曾经著录于艾克先生《中国花梨家具图考》,现藏于恭王府锡晋斋,2006年艾克夫人捐赠的七件家具之一。

恭王府管理处鲁宁主任说,这把明式黄花梨圈椅是已故德国教授吉斯塔夫·艾克收藏的一把中国古式圈椅,是由其夫人曾佑和教授专程从美国运回的。“如果是古典家具的业内人士,就一定会知道艾克先生于1944年著录的《中国花梨家具图考》一书,也就是这本书令中国的花梨家具在全世界引起了关注和轰动。”

鲁宁指出,《中国花梨家具图考》一书中对于中国花梨家具区别于欧美家具的无钉技艺赞叹不已,称中国硬木家具在制作中不仅不使用一个铁钉,还能拆装自如;并且不上漆的做法更显出花梨木材天然的纹理和纯美,不使用任何油漆,但是摸上去却好似玉石般细腻光滑,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中国古式家具的收藏热潮。“而书中重点介绍的就是摆放在眼前的这把黄花梨圈椅。”难怪,一把看起来如此朴实无华的木椅堪称黄花梨圈椅之“最”了。

此圈椅在明代传世的众多圈椅中是设计比较成功的一件。椅子的四根圆直腿向中心倾斜,穿过座屉直抵圈椅四角,成为圈椅稳定的支柱,且通过自身的圆形截面与圈椅的造型因素发生内在的联系。而靠背板和镰把棍都设计成曲线,构成圈椅在垂直方向上的衬托着力点。

椅腿近地端,前、左、右三方连以双穿,上为直枨,下为罗锅枨,这与椅屉的劈料作法既有呼应,又有变化。

而此椅的视觉中心——靠背上的寿字纹的设计,更是起到了点睛的作用,以寿字纹为中心,又将靠背两旁花牙子和椅腿上端的花角牙等小装饰统一起来,并与椅子的椅圈、靠背等相呼应,起到了有趣的众星捧月的烘托作用。

此椅各部件的截面都是大小不同的圆、椭圆等截面,没有一处是方的,椅圈两端略向外转,作“鳝鱼头”式混圆处理,所有这一切,都丰富了以主圈为代表的圆的韵体美的设计效果。这是一部以圆为主旋律的优美乐章,这是明式家具中运用变化与统一造型规律十分成功的一个案例。

圈椅整体架构上仍是典型的明式,椅圈栲栳式,两端略向外转,作“鳝鱼头”式混圆处理椅圈两端略向外转,作“鳝鱼头”式混圆处理。椅面软屉,劈料制作的下牙条,但座面下的牙条并非常见的壸门造型,而是双混面直枨加角牙的形式。椅子的四腿八奓一木连做,四腿间步步高赶枨,上为直枨,下为罗锅枨,这与座面的劈料作法既有呼应,又有变化。S型靠背板雕寿字纹起到了点睛的作用,以寿字纹为中心,又将靠背两旁花牙子和椅腿上端的花角牙等小装饰统一起来,并与椅子的椅圈、靠背等相呼应。两侧及后面的角牙有别于正面,是简单的素牙板。通过仔细观察,我们发现在横枨下方,留有凿空的榫眼。显然,这些素牙板并非椅子上原有的部件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这件圈椅最初的面貌并非如此,座下四面的角牙装饰,都应该与正面的一致。

三.制作过程

1.实物测绘

 
1.jpg参考图纸《中国花梨家具图考》
2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