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红木百科 > 红木知识  > 古典家具专有结构“步步高”赶枨图解

古典家具专有结构“步步高”赶枨图解

    2017-03-03 10:45:45  来源:檀明宫  编辑:檀明宫  点击数:

   红木家具圈椅

  明式红木家具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造型简洁质朴,线条流畅挺拔,结构坚固稳定。其中榫卯结构历经数代人的创新、研究、改进、几近造化,衔接精密巧妙达到了很高境界,工艺之精细,扣合之严密,仿佛天成。而“步步高”赶枨的结构,就是古代匠师榫卯工艺的精华提炼,这一结构巧妙避免了榫眼集中,从而使家具更加坚固耐用。

  何谓“步步高”赶枨?

  在传统家具结构中,有一些椅子四脚之间有木方相连,学名叫“管脚枨”。而在椅子脚枨部位,前枨做得最低,两侧枨做的较高,后枨最高,行家将家具的这种结构称之为“步步高”赶枨,寓意“步步高升”之意。其目的是在结构中避免榫眼集中,有损坚实。

  红木家具

  (椅子管脚枨:“步步高”赶枨)

  “步步高”赶枨的结构,行业人士认为这是脚踏的变异。由于椅子带脚踏搬动不方便,就出现了把脚踏和椅子融为一体的形式。这样既能满足人们对脚踏的依赖心理,带上脚踏功能,又解决了搬动脚踏的不便。这种形式在可折叠的交椅中更明显。另一种最简化的形式是把脚踏功能转换到椅子前枨上,将椅座的前枨放低加宽,这样也可以避免摆设足承带来的不便,而仍保留了脚踏的功能。

  人们面对椅子以“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”的空间定位来看,“步步高”赶枨也呈现出南低北高的趋势,与建筑台基升高的模式相一致。

  《王世襄论明代家具十六品》中,第十三品<空灵>中以黄花梨靠背椅为题,是如此描述的:这是一具比灯笼椅稍宽,接近“一统碑”式的靠背椅。直搭脑,靠背板上开正圆、下开海棠式透光,沿透光边起阳线。中部嵌镶微微高起的长方形瘿木片。椅盘以下采用“步步高”赶枨,只踏脚枨下施窄牙条。四面不用常见的券口牙子或罗锅枨加矮老的造法,而只安八根有三道弯的角牙。正由于它比一般的灯挂椅宽,后腿和靠背板之间出现了较大的空间。透光的锼挖,使后背更加舒朗。

  作为座具的椅子,为了予人稳定感,下半部总以重实一些为宜,否则会有头重脚轻之感,一般不使用角牙正是为此。但这具椅子由于上部间架开张,透光舒朗,下部用角牙却非常协调匀称,轻重虚实,恰到好处,整体显得格高神秀,超逸空灵。

  “步步高”家具鉴赏

  1、清 黄花梨圈椅

  红木家具

  尺寸:高99厘米;宽61厘米;进深48厘米

  此对圈椅为黄花梨制成,椅圈五接,木条浑圆,形如开弓,靠背板为一块整板,上部浅地浮雕螭龙教子纹,这类纹饰是明代家具常见的装饰图案。背板两侧作棱牙,椅座两侧曲线形联帮棍与椅圈连接。三面壶门式券口牙子,正面券口牙板边缘起阳线,中间浮雕刻回形纹。椅腿侧脚收分明显,足间步步高赶枨。寓意步步高升。

  圈椅在中国古典家具椅具类中是设计和使用最为完美的结合,如若倚坐其中,手臂可同时得到支撑,空气流通以解酷夏暑气,优美的线条及坐靠的舒适性是其他椅具不可比拟的。此对圈椅包浆温润,整体造型简练舒展。稳重大方,装饰适度,可谓明式圈椅的标准器。

  2、清早期 黄花梨螭龙纹玫瑰椅

  红木家具

  尺寸:高89.5厘米;宽58厘米;进深43.5厘米

  玫瑰椅是明代扶手椅中常见的形式,又称“文椅”,是明式家具座具中秀丽的品种,摆放较为灵活方便,点缀现代家居更有情趣。其特点是靠背、扶手和椅面垂直相交,尺寸不大,用材较细,故而给人一种轻便灵巧的感觉。

  此对椅通体黄花梨制,软藤座面。搭脑及扶手采用挖烟袋锅榫与椅子腿相接,靠背板透雕螭龙和“寿”字纹,玲珑剔透,搭脑下装铲地浮雕拐子纹坠角,两侧扶手装透雕变体“福”字纹。此椅靠背和两侧扶手在靠近椅面部分设横枨,横枨与椅面间装矮老。椅面下正面装罗锅枨,两侧装直枨,三面装海棠形卡子花。椅腿间装“步步高”赶脚枨。

  此对玫瑰椅造型别致,轻巧美观,寓意吉祥,优雅而富于变化。